
2022年春运期间,深圳北站加开首趟夜间高铁G4158次列车驶出,终点站为桂林北站。受访单位供图
春运是一份档案,记录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,反映了人们出行方式的变迁。1月21日11时46分,深圳北至桂林北D2904次列车,运载着573名外来工旅客,缓缓从深圳北站出发,一路向广西方向驶去。这些桂籍旅客中曾有许多人是当年“摩托大军”的成员。
“摩托大军”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春运。“那时候我们买了摩托车,平时用于上下班,春节回家买不到票时,就直接将摩托车骑回家。”桂籍旅客黄喜英说。
近年来,随着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增开往广西地区的高铁专列,更多的“摩托大军”人员告别摩托旅程,坐着高铁安全、快速回家。
“摩托大军”十年兴替
上世纪80年代初,随着广东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,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工奔赴珠三角打工,屡屡推高春运发送人数,不断加大铁路运输压力。
“在没有高铁的春运年代,珠三角甚至包括广西在内的西南地区铁路运力一直非常紧张。”据广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南广、贵广高铁开通之前,粤桂仅仅通过广茂铁路相连,该线路属于客货混跑的线路,客运能力极为有限。尽管铁路部门尽最大努力增开临客列车,但运力与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。
“因为春节买不到火车票,相当一部分广西籍同乡选择结伴骑摩托车返乡。相同的时间、相同的路线,让我们汇聚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‘摩托大军’。”深圳市民李广升说。
“摩托大军”最早可溯源到2000年春运。“那时候,我们通过QQ联络,开始三五成群结伴骑摩托车回家。”李广升回忆说。到2008年,“摩托大军”引起了社会关注,沿线的地方政府在“摩托大军”经过的国道边设立休息点和临时加油站,并免费提供餐饮服务。
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,2014年春运,返乡摩托车流大幅增长,“摩托大军”一度逼近60万人。当年春节前20天,每天因“摩托大军”造成的交通堵塞达30多次,最多一天酿成交通事故50余起。
事实上,骑摩托车返乡虽然较为便利,但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。深圳市委党校教授谢熠分析认为,“摩托大军”安全隐患非常多。首先,按照摩托车生产设计要求,车体机件并不适合长途行驶,长途行驶容易出现故障,酿成交通事故。其次,临近春节天气寒冷,长时间骑车让人手脚僵硬,容易出现视觉疲劳,导致应变能力减弱。再次,大部分人都是临时骑车跑长途,驾驶生疏且路况不熟,容易出现突发情况。
骑摩托车返乡现象,在2014年底贵广、南广高铁开通后,有了新的改变。广州与桂林之间旅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内,较开通前缩短8小时以上;与南宁之间旅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,较开通前缩短10小时以上。“这两条高铁的开通,不仅给桂籍外来工回家增加了一个选择,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家的心理距离。当年春运,贵广、南广高铁每日可运3万人。”广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。
据广西梧州交通运输部门数据显示,“摩托大军”到2021年春运只有5000辆,预计今年会在1000辆以内。经年之久的“摩托大军”正在逐渐消失。
高铁拉近回家距离
在深圳某电子厂上班的周光荣,是一名退伍军人,很多年都是骑摩托车回家。他说:“以前,我们广西桂林在一个厂打工的老乡有10多人,基本上都是骑车回家。现在大伙每个月工资都有5000多元,家里也慢慢富裕起来了,要么拼车,要么坐高铁回家。今年,老乡们都劝我不要骑车回家,路上很不安全。”坐上D2904次高铁后,周光荣由衷地感到还是坐高铁更安全、舒适。
在广州打工的王慧珍曾经是“摩托大军”的一员。他算了一笔账:坐汽车回广西宾阳老家,票价200多元,要10个小时才能到家;自己骑摩托车回家,成本只有坐汽车的一半,但要15小时才能到家;坐高铁从广州至南宁的票价是169元,4个小时就能到家。经过对比,他选择坐高铁回家。
“春运‘摩托大军’的逐渐消失,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科技的快速进步。”业内专家表示。十年来,我国高铁网从“四纵四横”拓展到“八纵八横”,动车组从“和谐号”发展到“复兴号”,截至去年底,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,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万公里,居世界第一。
据广铁集团介绍,今年春运预计运客4650万人,较2012年春运增运1600万人,广铁运力尤其是高铁运力达到历年峰值,将占总运能的七成以上。其中南广、贵广高铁的运力创历史新高,每天可运9万多人。
消失的“摩托大军”是铁路发展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。随着赣深高铁开通,百年深圳站也加入了高铁“朋友圈”,深圳春运运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