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微山湖,大多数人知道它是因为铁道游击队和那首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,但很多人不知道,在微山岛上,还有一位远近闻名的“湖上医生”张波。
1996年,张波的老父亲生病了,打了几天吊瓶,花掉医药费81块钱,母亲翻箱倒柜也没有凑够,后来难为得一直哭。他就想着,这个城市没有你,一样的繁华,医疗水平一样高超;可是,回到湖区,你的到来将会让那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从那以后,张波就毅然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城里工作,回到微山岛成为一名乡村医生,他每时每刻都在告诉自己——“咱开诊所,就是为了给父老乡亲看病。有钱要看,没钱更得看!”
两件“神器”加持
骑着一辆破摩托车,奔波在岛上,或撑着一只小船,穿梭于渔舟之间。一辆摩托,一尾渔船,有了这两件“神器”加持,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“两栖大夫”。
神器1:一辆永远不拔车钥匙的摩托车
车钥匙不拔,一来是因为25年的相处,不论是岛上的居民还是湖上的渔民都认识张波的这辆摩托车,根本不担心丢车的问题;更重要的是担心病人有紧急情况时,因为找不到钥匙拖延诊治的时间。
张波说:根本不存在找钥匙,插钥匙的时间,所有的精力,就是要救死扶伤!
神器2:一艘铁浆万能的行医船
距离张波家不远处的湖岸边,通常还会停着另外一个好帮手——一艘铁浆的旧渔船。湖区渔民外出看病不方便,只要一个电话,张波就自己划船到渔民家中送医送药。之所以选择用铁浆,是因为铁浆耐用,即使冬天湖面结冰,也丝毫不影响张波的行医船给湖区老百姓看病就医。
先看病后付费
他替百姓垫付医药费43万元
在张波这里看病,不论有钱没钱他都是一视同仁,都可以先看病后付费,有钱就给,没钱他也不追讨。家庭贫困的病人打针吃药不用花钱,岛上的留守儿童、妇女和老人比较多,他们在张波这里看病都是先记账,等过年家人挣钱回来再还……
不光不要钱,有时遇到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,张波还会垫付医药费,行医至今,张波累计帮助百姓垫付医药费43万元。
“是我沾了乡亲们的光”
民有所呼,即有所应,作为小岛上的乡村医生,张波为乡亲们看好病,也换来了乡亲们的真情回报。
2005年正月十三,他在出诊途中不幸遭遇车祸,伤势严重,在济宁住院治疗,前来看望他的人排起了长队,原本宽敞的病房被挤得满满当当。
当时张波正翻盖卫生室,主体刚刚完工,而等他伤愈回家的时候,卫生室已经被自发组织起来的村民泥好了墙皮,内外粉饰一新。家人记录了村民出工的账,张波和妻子挨家送去工钱,村民们都婉言谢绝。张波感慨地说:“我发自内心的说,乡亲们没沾我的光,是我沾了乡亲们的光。”
现在随着岛上的条件越来越好,张波为百姓服务的目标也在不断前进。他说:“刚回到岛上的时候,就想把有钱没钱都看病,先看病后付费干好,接下来我的目标是把留守老人养好,把留守老人的病看好。”
从1995年至今的25年间,张波驻守在四面环水的微山岛之上,从青年到中年,张波用他全部的青春和热情守护着全岛老老少少的生命健康,一心一意做大家的“守护神”。
他的青春献给了乡亲,
他是一个时代的记忆,
他是湖上村民心中最美的乡村医生
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
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!
周日晚18:40
山东影视《一张照片》